非小号动态

非小号app香港持牌虚拟货币交易所下场做起OTC

动态 2025-04-28 11:16

  时隔一年再度踏进香港 Web3 嘉年华的会场,红林律师发现了一件颇有意思的现象:几家已经拿到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合规交易所,居然都在布局虚拟货币场外交易(OTC)这块业务。

  你可能在香港湾仔、铜锣湾某个街头拐角处,看到这样一个场景:店面装修看起来像银行柜台,墙上写着「数字资产兑换」,你走进去可以换 USDT、提 BTC,甚至还能帮你把一堆稳定币打进你在香港本地的银行账户。

  这些看似「街边找换店」的场所,很多都是合规持牌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,场内做的是交易所,场外跑的是 OTC,成为香港 Web3 生意人的双修版本。

  目前香港合规交易所的盈利现状和内地与香港资金流动的现状,使得这些交易所不得不布局 OTC 业务。虚拟货币行业的主力资产和用户大多数还掌握在中国内地,但持牌交易所不能直接服务内地居民,门槛高得离谱。

  OTC 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「缓冲地带」,不通过交易撮合系统,直接由买卖双方或中介完成资产与法币的双向转换。OTC 业务尚未纳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制度,处于监管灰色状态,成为合规限制下的经营出口。

  OTC 场景满足现实市场需求,如深圳老板用人民币换 USDT 从香港走出去,机构客户先通过 OTC 完成换币再转入场内。合规交易所通过 OTC 多赚兑换服务费和做市收益,弥补场内手续费不足。

  香港中环、铜锣湾等地出现不少像「找换店」一样的 OTC 门店,支持港币、美金、电汇等服务,这些门店多为持牌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商或其「影子分支」。

  场内合规、场外灵活成为行规,交易所通过第三方合作或关联架构绕开监管要求,资金流更可控。

  2024年下半年以来,香港监管部门注意到 OTC 市场迅速扩张,计划对 OTC 服务建立单独监管框架,虚拟资产 OTC 服务牌照草案正在酝酿中,未来 OTC 找换店也将进入「持牌时代」。

  不仅合规交易所团队盯上 OTC,内地 USDT 交易团队也在香港设立空壳公司抢占空档期,预防未来监管收紧。

  虚拟资产行业发展不是「非黑即白」,合规与现实之间,玩家寻找最舒适的生存位置,真正的「合规红利」是搭建合规且能顺利跑业务、接触真实市场需求的系统。

上一篇:金石亚药:构建“OTC+处方药+中药+大健康”四轮

下一篇:美国OTC市场丨2025年1月新挂牌及转板(升主板)数据

猜你喜欢